本文是中台反思系列的最后一篇,时隔2年后再谈中台,这也是笔者参与多个中台建设4、5年后的思考。
先说结论
-
开放平台
是中台能力向上的延伸,是有跨业务群/跨企业共享需求必不可少的生态化平台 -
技术平台
是中台能力建设的基础,是中台服务、前台业务应用构建的基础设施
-
中台
介于开放平台与技术平台之间,仅用提供领域共享服务 -
开放平台
、技术平台
、中台
组成了泛生态化企业
IT能力共享的核心架构
再看问题
中台承担了企业太多的期望,在中大型企业数字化推进过程中它也的确起到了较大的作用。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情况却是“事倍功半”。很多人把中台建设的问题归咎于组织架构的问题,如同康威定律所阐述的组织架构与系统架构的强相关性一样,中台建设必然会涉及组织架构的调整、必然会涉及即得权益的重分配,所以大家都认同中台是一把手工程。那么“搞这么大动静,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?”。很多企业为中台而中台,尤其是数字化建设相对较晚的企业,听到这一概念如获至宝,“头脑发热”上中台,然而推进过程遇到各种问题,也就开始“打退堂鼓”了。所以说 中台建设的失败多因对困难的预估不足,对成果的期望过高
。
归结上文的分析,中台建设最大的问题在于:中台建设是体系化的、非渐进式的,在没有明确可承诺的成果前投入高、风险大 。
中台,尤其是业务中台,我们最常听到的是“中台只是把小山头变成了大山头”,言下之意有二:一是中台仍未能解决跨业务共享的问题;二是“小山头”易破,“大山头”难攻呀。所以对于一个中大型、有着多个业务群的企业而言,建设各领域业务中台可以提升领域内的研发效能,但无助全领域的能力共享,更有甚者会强化各业务群之间的壁垒。当然我们可能会想“那为什么不建设一个统一的业务中台呢?”,只能说小企业或可以实现,但在中大型企业中上到组织架构的束缚,下到各业务/分子公司的独立性要求,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。
这就引出了中台定位的问题:中台是对企业领域共享能力的聚合,是有明确指向性的,解决领域内生性的问题,不关注外围需求,并不具备生态化能力 。
很多企业都认可多业务中台的存在,这也符合中台的定位,也是对现实的一种“妥协”。但是往往由于不同的业务中台由不同的厂商承建,或是同一厂商不同的团队承建,导致了虽都为业务中台可在技术架构、中间件选型、数据模型、流程流转、投产运营、服务等级等层面都不尽相同。这导致了各中台之间无法有效的融通,中台间的技术成果也无法共享。
因此,就中台自身的建设而言:各业务中台缺乏标准的建设规范,没有统一的、可共享的技术底座,导致了各中台能力重复建设、质量参差不齐、使用各有千秋、融通困难重重 。
怎么破?
软件工程最伟大也是最基础的思想是“分层架构”。没有什么问题是加一层解决不的。中台上述的问题如果仅从中台的演进出发,想着怎么迭代出中台2.0、3.0是于事无补的,我们更应该跳出中台,站在企业架构的视角去解耦中台,把它打散到各个能力层级之中。针对中大型企业,尤其是集团化的、有生态化需求的企业而言,IT能力共享架构应由:开放平台
、技术平台
、(领域)中台
、 业务应用
组成(如上文图)。
开放平台
天然具备了开放、生态化的能力,可解决跨业务群/跨企业共享需求,可用于接入各领域中台的能力,由其提供统一规范的共享能力支撑。并且开放平台仅为一层比较“薄”的共享能力封装,它也可以接入非中台化的后台系统或是二方/三方的服务,也就是说 如果只为实现企业数字化能力共享的话可以没有中台,企业现有的IT系统都可以直接注册到开放平台,这在一定程度规避了中台建设非渐进式,投入高、风险大的问题。
技术平台
之前也有叫技术中台,但笔者觉得还是应该回归平台概念。建设好技术支撑能力,着力于研与运
。研发侧
建设企业内部研发平台(IDP)把项目全流程统一纳管起来,在此之上辅以低代码的能力,进一步降低项目研发门槛;运维侧
建设安全、稳定、可观测的容器运行环境及各类标准化的中间件集群。以此作为领域中台及业务应用的技术支撑底座。
领域中台
回归到中台的初心,仅用于领域内各类可共享服务的聚合,向开放平台提供经过梳理、整合后的更为标准化的业务能力。
业务应用
借由开放平台提供的共享服务能力及技术平台提供的技术构建能力,聚焦于业务本身,实现敏捷的业务交付。
总结
中台经过几年“滚雪球”的发展或是资本地运作,已是个“庞然大物”,是到了“减肥”,“减负”的时候。一言以避之:解构中台,让他融合到更大的IT能力共享架构中,把共享交给开放平台,把技术还给技术平台,让中台专注于领域服务及事件
。
*本文所指中台多为业务中台,数据中台需另当别论。